主持人:现在发病情况这么高,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欧阳涛:实际上早在75年左右,在瑞典就已经开始了乳腺癌人群筛查的工作,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相同的系统。
早诊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降低死亡。筛查可以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是明确的研究结论。至于筛查应用的方法,要看对死亡率的影响,一种检查方法是不是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要以是否能够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为评价标准,能够降低死亡率的检查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虽然定期的乳房自检的确可以让病人发现一些相对比较“不晚”的乳腺癌,但是通过自检发现乳腺癌是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与不做自检相比),所以乳房的自检已经不再被推荐为癌症早期发现的方法,我们还是要希望女性朋友们定期进行正规的乳腺专业检查。
国外研究有关乳腺癌筛查的研究,标准就是刚才孙主任提到的定期的乳腺X线检查,但是这有一个弱点,弱点就是对于腺体致密的乳房,病灶又是看不清楚。美国白人,50岁以下的有50%以上是密度腺体,什么叫密度腺体?照一个片子,如果白色的面积超过50%,就是密度腺体。而50岁以下有50%是这样,50岁以上的有三分之一是这样。
去年年底在美国的乳腺癌论坛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的结论,对2000多个病人,用钼靶和B超做乳腺癌的筛查,发现了40例乳腺癌,其中12个是仅仅靠B超发现的,钼靶看不到。同时,还有12个是钼靶看得到,B超看不到。
所以现在对于乳腺癌的筛查,可能两种方法需要合二为一,但是什么情况需要合二为一?目前还不知道。
主持人:根据临床经验可以判断吗?
欧阳涛:临床经验对于那些发现自己乳房有问题的人可以看出来。但是对于健康人来做检查,方法怎样组合还需要研究。
保乳手术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主持人:前面我们谈了关于乳腺癌发病的原因以及早期发现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关于乳腺癌治疗方面的话题。最近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保乳房手术越来越被更多的用于临床,在我们国家保乳房的使用率还是相对比较低。接下来请欧阳主任介绍一下保乳房手术的情况是什么样的?适合于什么样的患者?
欧阳涛:“保乳房治疗”是指一种治疗方式,包括了“保留乳房手术”与“放射治疗”,这种治疗已经被证明是安全的,实施保留乳房治疗是有充足的科学根据的。医院的责任是提供治疗服务,首先患者自己选择是不是希望保留乳房,在患者选择的前提下,我们来针对具体情况评估她保留乳房的可能性。如果是肿瘤体积相对于乳房的体积比较大的情况,患者希望保乳,可能需要做一些术前的准备。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保乳手术在我们国家没有普遍做起来。其实在我们医院从2004年开始。由于病人的要求,我们治疗的病人50%左右都是做了保留手术。患者提出自己的愿望,我们在安全的前提下达成患者的意愿。你应该让患者明白,在手术治疗的这个层面,她是有选择的。医生要做的事情是把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有缺点解释清楚,在病人明确选择以后,医生要按照病人选择的医疗方式和服务方式去实施。所以我不是太理解为什么有一些地方开展不起来。
主持人:对于患者保乳的意愿您怎么看?
孙强:保留乳房手术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要看患者的意愿。如果这个患者有保乳的意愿,她认为保住乳房对她的生活质量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医生就要尽量的争取保住乳房。
如果病人的情况不允许,比如乳房过小,肿瘤过大,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前的治疗,或者是更大范围的切除,然后用其它部位组织的修复来达到保住乳房的效果。保住乳房的禁忌证我们是完全可以扩大的,本来不能保,我们现在也可以保。
另外,如果一些患者没有保乳的意愿,比如说患者年龄比较大,美容要求不高,或者对术后的放疗有顾忌,因为很多患者不保乳是不需要放疗的,不要强求保乳,否则反而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负担。
主持人:在进行保乳的治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欧阳涛:更重要的是医生层面,首先要非常严格的把握适应症。哪些病人适合做,哪些病人不适合做。如果不适合做保留乳房,经过术前治疗肿瘤依然很大。这个时候要转向乳腺成型的治疗,来保住她乳房的外观。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使用要严格按照适应症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提到。她乳腺癌手术以后出现上肢水肿,是什么原因?
孙强:术后上肢水肿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比如说活动过度以后导致组织的损伤,或者是肿瘤复发以后堵塞了部分的回流,还有一些是跟手术创伤有关联,有一些是跟放疗有关联,有一些是跟术后的恢复不当有关系。
目前作处理上肢水肿上面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也有一些药物,如果在排除了肿瘤复发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一些物理的方法,加压促使回流。手术的方法目前还不成熟,有一些个别的患者可以做手术进行淋巴管和血管的吻合,这不成熟,到现在据报道这种非常少。
主持人:有一种做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可以避免一部分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问题。这部分的技术给我们介绍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