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里水更脏,像是洗特别脏的衣服剩下来的 ,散发着臭味。桶里则放着一些白色的不知名的作料,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
豆腐竟然就浸泡在这些污水里面。一个塑料盆上放着一些白白的豆腐,想到它们曾在这些污水里浸泡过,真是令人作呕。
一位执法人员憋着气,伸手拿起盆里的小棒一搅,在污水里若隐若现的豆腐露了出来。而随之搅出来的还有一股恶臭味……
8月30日,一位热心读者向本报记者反映说,“在郑州路闫家山农贸市场内,有一家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做臭豆腐的黑作坊,自称是绍兴臭豆腐。生产出来的半成品豆腐都批发给路边小商贩了,卫生很差。作坊门口停着两辆负责送臭豆腐的面包车 ,听说臭豆腐大批送往中山公园、台东、啤酒城等繁华的地方。”8月31日上午9点半 ,记者暗访了这家黑作坊。
◎记者暗访
作坊隐藏在农贸市场附近
8月31日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位于郑州路附近的闫家山农贸市场。记者逛了一圈没有发现臭豆腐作坊。无奈之下,记者只好求助旁边一位正在择菜的饭店老板,“老板,请问这个农贸市场内有没有批发臭豆腐的作坊?”
“有,就在里面,你看那边停着的那辆红色面包车,就是他们送货用的。铁丝门旁边就是。”记者朝老板指的方向看,果然有一辆后窗贴着“批发臭豆腐”字样的面包车。上面还有老板的联系方式。
当记者赶到面包车旁边时,仍然没找到作坊,虽然铁丝门内贴着“绍兴臭豆腐”的字样,但是明显不是加工点,里面空荡荡的。面包车附近是一户人家,随后记者走了进去,一位大妈得知记者是来找臭豆腐加工点的,指了指前面的一排矮房子说道,“就是前面那些房子。”记者过去一看,低矮的房子两扇门紧紧锁着,从外面很难看到里面是干什么的。另外,门上什么标志都没有,外人路过根本不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
老板不露面,加工作坊不让看
市场旁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哥说,这家臭豆腐加工点在这个市场有四年了,一直对外批发臭豆腐,生意挺好的。得知记者想订购臭豆腐时,这位大哥感叹道,“你来的不是时候,他们上午都出去送货了,下午才回来。好几家订这边的臭豆腐,他们下午回来就制作臭豆腐,晚上有时候也做,挺忙的。”
记者在作坊周围找了又找没能找到加工人员。
10点10分,记者在作坊门口等了半个小时后,按照面包车上提供的手机号,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位男士。记者假称自己是青大学生,想在学校门口卖臭豆腐。“听说你们这边批发臭豆腐,我们想批发点,你们这边怎么没人呢?过来我们谈谈吧?”男子听了以后很警惕地说道,“你要是想订货的话说一下联系方式,我们让人过去给你送。”“我现在就在你们作坊附近呢,你们这边怎么没人啊?能不能见面谈,正好可以看看作坊。”“他们都出去送货了,我们的臭豆腐你大可放心,我们是不允许参观作坊的。想要就说一声,加工点是不能让你们看的。”随后男子匆匆挂断了电话。
中午突然回来运货,生意非常好
记者在农贸市场附近的一家小饭店要了几个菜坐了下来,从饭店这边正好可以看到作坊的动静。11点10分的时候,一辆白色面包车驶入农贸市场,停在了作坊门口。车上下来两名男子。一个20岁上下,另一个得五十几岁了。下车后两人找了个钳子修起车来,看起来好像车坏了。这辆车后窗上也贴着“批发臭豆腐”的字样,而且记者看到车上满载着货箱。
随后,记者立刻迎了上去。记者凑上前去试着跟其中年轻的小伙子搭讪。“你们是批发臭豆腐的吗?我在这等了你们一上午了。上午有个朋友给你们打电话了,订购臭豆腐的就是我。”记者了解到这位男子姓高,每天负责给客户送臭豆腐。“你要订臭豆腐找我们老板吧。”看到小高很谨慎,不搭理记者后,记者又跟年长的员工聊了起来。“我们准备在青岛大学门口卖臭豆腐,想从咱们这边订臭豆腐。”“那边我们以前送过货,现在你订的话可能得加钱,具体价格得跟老板定。”“咱们这边生意很好啊,一天得送几箱啊?”“这两辆面包车都是送货的,具体几箱不方便透露。”“咱们这边的臭豆腐是怎么加工的啊?能看看吗?”“这个就算了,都是商业秘密。今天中午我们是回来运货的,上午一直在送货,货不够了,回来再拿点。”出来后,记者立刻给四方区洛阳路工商所打了举报电话。
◎查处遇阻
泡臭豆腐的水很脏
记者给四方区洛阳路工商所打过电话后,大约过了五六分钟的时间,所里的工作人员就赶了过来。记者跟随他们对这家黑豆腐坊进行了检查。在进门时,一老一小两位打工者还在里面忙活着。老的一看“穿制服的”过来了,走了出去。
进到屋里,一股恶臭味迎面扑来,熏得记者差一点吐出来。强忍着臭味,记者看到外屋的门口放着一个大的塑料盆,里面盛着一些水,很脏。屋里堆放着一些做臭豆腐用的塑料盆和四五个小桶。盆里水更脏,像是洗特别脏的衣服剩下来的,比臭水沟的水还脏,散发着臭味。桶里则放着一些白色的不知名的作料,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检查完了外屋,执法人员打算去里屋看看,可站在门口的小高却站着不让路,说里面这个屋不能随便让人进,还质问执法人员说:“你们无权过来查!”
执法人员对他说是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要到里面看看,小高才很不情愿地转过身去,又打起了电话。
恶臭味熏得人直倒胃口
里屋里并没有什么东西,就有一个桌子,上面案板上留着一些豆腐的残渣。执法人员发现屋里布帘后面还有一个房间,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执法人员要求把屋里的灯打开,小高却扭头走到外屋门口处,任执法人员怎么劝说就是拒不开灯。执法人员拍着小高的肩膀,想让他过去开灯,小高扭身甩开执法人员的手。执法人员自己找到了电灯的开关。
走了进去,记者看到窄小的屋子满是污渍,里面摆着七八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盆,盆里装满了那种和外边盆里一样的污水。而豆腐竟然就浸泡在这些污水里面。一个塑料盆上放着一些白白的豆腐,想到它们曾在这些污水里浸泡过,真是令人作呕。
一位执法人员憋着气,伸手拿起盆里的小棒一搅,在污水里若隐若现的豆腐露了出来。而随之搅出来的还有一股恶臭味,执法人员也被熏得直倒胃口。记者在里面熏得受不了,跑到门口处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
锁上门,阻挠执法人员查处
在拍照取证后,执法人员按照规定没收加工臭豆腐用的工具。而此时小高又出来阻拦,阻拦无效后又赶紧掏出手机给刚才的“哥”打电话,说执法人员要搬东西,让他赶紧过来。
就在执法人员将塑料盆搬到外面的时候,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骑着摩托车匆忙赶了过来。“你是老板吗?”执法人员问他。“不是,是打工的。”看着执法人员在搬东西,自己没法解决,这名男子掏出手机给老板打起了电话。塑料盆太多,执法人员的车拉不了,打电话又叫了一辆车。
在这个过程中,趁执法人员不注意,小高偷偷把门又锁上了,执法人员跟他要 ,他嗖一下,把钥匙扔到了屋顶上。执法人员把开来的面包车倒了进来,打算先拉几个塑料盆回所里,小高又要上前阻拦。执法人员中的徐所长拉着他,不让他阻碍搬运。就在双方纠缠的过程中,老板和老板娘开着车正好赶了过来,下车冲上来就要揍执法人员。
老板掐工商所所长的脖子
“你们为什么搬我的东西?”“谁敢搬我的东西?”老板和老板娘叫嚣着就冲向洛阳路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对执法人员指指点点,甚至还推搡起来。老板大声喊道。“你们搬我东西干吗?”老板娘也一个劲地嚷嚷。老板和老板娘始终是咄咄逼人,不断地推搡执法人员。记者看到老板几次掐住洛阳路工商所徐所长的脖子,老板娘则趁乱一拳打在徐所长的右脸上。
虽然挨了打,可徐所长还是耐心地对老板说:“你们心平气和一点,我们只是过来检查一下。我们去所里把情况讲明白了,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你们这样嚷嚷能解决问题吗?”
臭豆腐销路还挺好
经过一番耐心劝解,老板终于同意去工商所里解释清楚。在这期间,老板一直在打电话,安排着什么。“你就照我说的做就行。什么事也没有。”记者听到老板对着电话讲了这么一句话。
记者在洛阳路工商所里询问了检查的情况。“他们属于无证经营对吧?”“对,属于无证经营,是违法的。”“针对这种无证经营的情况,一般都是怎么处理?”“根据具体情况,我们一般责令他们进行整顿,限期办理营业许可证,并处以2万元以下的罚款。”
他们以前生产的臭豆腐都销往哪些地方呢?记者在没收的订单里看见,大部分的订单都来自郑州路上的臭豆腐店,具体的店名没有注明。
下午4时许,记者打工商所的电话询问调查情况时,徐所长还提醒记者说,老板很嚣张,在所里就叫嚣着要报复记者,一定要把记者揍死。最后在徐所长的耐心教导下,老板接受了处罚,具体处罚措施9月1日才下达。据了解,个体无证经营可处2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