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吴越人家”创始于2000年8月,发祥于上海,现有安外店和光华路店两家店,曾接待过多位国家元首、各国驻华使节及各界名流,被誉为“美食家乐园”。
自创吴氏传菜品味纯正,风味独特,多次获得国内外烹饪大赛金奖。北京“吴越人家”厨师皆为上海派出的原班人马。
在“吴越人家”安外店用餐,尝尝会因为身处古朴的苏州园林式店堂,耳听清雅的苏州评弹,舌尝鲜香的江南菜肴,而在不知不觉间想起千里烟波的吴越之地和花红酒绿的舞榭歌台。到“吴越人家”做客,要懂得欣赏,欣赏它的环境,欣赏它的评弹,欣赏它的美馔,欣赏它的文化……其间,你则不得不感叹北京吴越人家这份将吴越文化与江浙美肴巧妙融合的精致。
欣赏“吴越人家”安外店的环境,很养眼。没有眩目的金器,没有花俏的装饰,有的只是棕白相间的素雅大气——白色的墙,棕色的木饰,以及石木合一、棕白相配的八仙桌。初进大厅,惊诧于这里让人眼前一亮的细微之处——过道间仿如不经意间搭制的棕木拱桥,摆放随意且不唐突的镂空木制屏风,大幅颇具怀旧韵味的江南水乡壁画,还有线条简洁、古朴稚雅的吊灯……而最喜欢的是这里包间的名称:龙井、毛尖、云雾……全部以茶名命名,不经意地流露出店主的清雅品味。
欣赏“吴越人家”安外店的美馔,是享受。虽然“吴越人家”在上海已有二十家店,在北京也有两家,但推出“吴氏十大传菜”,安外店是第一家。融海中珍品与湖中珍品于一盘的蟹黄鱼翅,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的溜黄肉蟹,将猪肉丝、笋丝、火腿丝三丝紧扣、寓意团聚的扣三丝汤,酸甜口味、虎皮外型的虎毛大黄鱼等等,都是该店的传菜杰作。最喜欢的还是推陈出新的一道传菜——冰糖滋补甲鱼——用红枣、桂圆肉、冰糖、栗子等与甲鱼一起,采用传统工艺用火功焐得蛋白质自然成芡,原汁原味,鲜甜粘唇。除此之外,吴氏的十大名菜、花色小炒,也是样样精致,菜菜美味。几个人到这里小聚,点几道风味冷盘——油爆河虾、火末菠菜,几道名菜传菜——糟溜鲈鱼片、葱扒参膀,几道花色小抄——西湖什锦、酸菜肚片,最后再来一份“看家面”——吴氏拌川面或罗汉净素面,吃得精致,吃得享受。
欣赏“吴越人家”安外店的文化,会感动。说到“吴氏十大传菜”,就少不了要提起这里的店主吴丹小姐,因为她,北京的食客才有了如此的口福。当初“吴越人家”得以进京,就是吴小姐的功劳。算半个上海人的吴小姐,爱美食,更爱江南美食。为了让更多的北京人享受到江南美馔,也是为了让江南佳馔美味流传,吴小姐在研究了江浙一带的各大菜系之后,推出了“吴氏十大传菜”,这其中有几道菜是已经失传的经典名菜,如虎毛大黄鱼是失传多年的宁波传统菜,葱扒参膀是地道的苏式传统佳肴。将这些菜推陈出新,是吴小姐一直的心愿,如今随着新店的开张,终于如愿以尝——将传统的江南美味传开来,传下去。
另外,菜名文化也是“吴越人家”的一大特色,每道菜、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和合排骨——和合是苏州寒山寺唐代两位著名僧人之雅号,意喻非常和谐、美满幸福。这道菜用了二样主料,一是椒盐排骨,二是酥炸响铃。酥炸响铃是用豆腐衣包着肉,放油中炸黄,咬在嘴里,嘎叭一响,好吃好吃。春蚕银杏——春天的蚕豆,碧绿酥嫩,与雪白肥腴的白果放在一起小炒,就如同万绿丛中的百合花,颇有诗意。
欣赏“吴越人家”,就要欣赏它的美味,欣赏它的环境,欣赏它背后的文化。
营业时间:11:00-14:30 17:00-21:30
收费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客容量:250人
人均消费:50元
营业面积:600平方米
电话:84242999
非常感受:
醇香排肉面:据说是几十种香料经十多小时精心秘制而成,肉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肋排肉,一块块分量十足,星星点点的白芝麻洒在油亮的肉汁表面,肉已经被炖的酥烂,酱香浓郁,这秘制的作料果然不同凡响啊,味道非常醇厚,带着苏式菜系传统的甜鲜,面很细很筋道,汤则是清澈少油,配上几根细细的鸡毛菜,非常清爽的感觉。
蒜茸咸菜:蒜香十足,咸菜很新鲜,腌得也很入味。
分店:
地址:朝阳区光华东路甲4号
电话:84046333、84046111
营业时间:11:00-14:30 17:00-21:30
收费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客容量:80人左右
人均消费:50元
联系电话:84241999
地址:安外大街丙88号中路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