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四季均可发病,主要患者为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虽然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既往一般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效果欠佳。烟台海港医院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取得满意的疗效。
63例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且无发热的患儿,年龄为1-6岁,平均3.5岁。随机分为两组:更昔洛韦组33例,男l8例,女l5例;利巴韦林组30例,男l4例,女l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更昔洛韦5mg/kg·d,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5天。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
结果显示更昔洛韦组显效23/33例(69.7%),有效7/33例(21.2%),无效3/33例(9.1%),总有效率90.9% ;利巴韦林组显效13/30例(43.3%),有效7例(23.3%)无效l0/30例(33.3%),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足口病常可发生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尽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是治疗的关键。利巴韦林在细胞内被腺苷激酶酸化形成单磷酸,干扰肌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断DNA病毒复制,但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易产生耐药性,因而疗效相对较差,且有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其使用受到限制。
更昔洛韦是一种抗DNA病毒的抑制剂,被感染细胞摄取后经病毒的脱氧鸟苷激酶催化,转化为单磷酸的更昔洛韦,再经细胞酶系转化为三磷酸更昔洛韦,竞争性地抑制三磷酸脱氧鸟苷与DNA聚合酶结合,从而抑制病毒DNA合成。本文显示,更昔洛韦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更昔洛韦长期应用可抑制骨髓,本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情况,说明更昔洛韦短期治疗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