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回顾:新医改方案即将公布 大学生9月份有望纳入医保
今日在人民网观点频道看到该网3月16日《大学生入医保,实惠政策何来质疑?》一文中登载的“新的医改方案出台后,大学生将被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这意味着今后大学生得自己缴费,不再享受公费医疗。 部分网友表示这样改变之后会使大学生得到切实的实惠,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质疑。”这段编者按后,从内心里讲,我赞同大学生入医保是一项利好政策,但是我认为如果不注意以下几点,势必会像农村合作医疗政策那样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是宣传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的老家在农村,而且也有部分大学同学、朋友毕业后在乡政府工作。每次先谈时,我的那些在乡镇一级政府工作的同学、朋友老是抱怨现在农民参加新农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高,参合费用难以收缴。而通过对亲友进行走访时,他们却又有另外的看法,不是不愿意交那么一二十块钱,他们认为一般的小病医药费不让报销,而万一不幸患上比较严重的病虽然国家给报销了一部分但是却远远超过自己的期望,而且报销程序、比例及转住院手续他们不懂,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一些不必要的负担。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入医保这项政策也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及时、广泛地宣传,不仅要加大对在校学生本人的宣传,也要让他们的父母、家人及时全面了解这一政策,一来避免他们对大学生入医保期望过高而产生负面影响,二来通过对报销程序、比例、转院手续等各个方面的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住院、结报等各项程序和优惠条件,让大学生及其家人在学生本人身患疾病时能够及时、充分地享受政策带来的好处。
其次是药价高药品贵的和药品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仍以新农合为例,我在老家的一个小学同学是个乡村赤脚医生,去年10月份回家时,他告诉我说我那同学去年生病住院花了近万元钱,虽然他们一家人都入了农村合作医疗而且按规定他老婆的病也可以按政策报销一部分,但是他却没去报只是给一个在医院上班的熟人送了几百块钱礼,而他的一个邻居同样的病报销了却比他多花了两千多块钱。问及原因,他说一般说来,农村里面条件不是很好的话,如果不报销多半能够到医院找一些熟识的医生给他们送点礼就会尽可能给你开一些便宜的但药效差不多的药,若你在事先声明要报销的话医生一般尽拣贵的药效差不多的开,甚至一些没什么作用的也帮您给开了,有些药开了之后事后结帐时却不符合报销范围,这样一来钱反倒越花越多。而像这样的情况,估计在全国不仅是我们老家那边仅有的,应该或多或少是存在。因此,若不将药价稳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和解决医院用药不规范的问题,即使这一政策再怎么有利于大学生,也难让他们真正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
最后是补偿水平和报销中存在的问题。仍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例,存在报销比例标准偏低和报销过程手续烦琐等问题。先谈补偿水平,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的本身为了防止经费透支,将报销比例定的偏低,起付线设的偏高而封底线则设的过低,这些措施设计的本身是出于对经费控制的考虑。但是不论是农村合作医疗还是农村大学生入医保,农民和大学生真正因生病能够享受医疗补偿的还是极少一部分人,特别是对于年龄结构非常年轻而又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群体,若仍然规定偏低的报销比例,一旦摊上大病,势必难以从真正意义上给他们及其家人减轻多少负担。另外,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人员冗余,行政效率偏低,使得医疗费用报销过程中手续烦琐,等待时间较长,许多应报销的项目得不到报销。与此同时,政府和大学生的道德风险问题也需要避免。从新农合实施过程中所反馈的问题来看,政府官员亲属通过关系,私报不合理医药费现象;几个农民共用一张卡,挤占有限的医疗经费资源,这些问题在报销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都时有发生。因此,要让大学生入医保真正成为一项利好政策,已经在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此类弊端,各级政府应该从一开始就努力加以防范和避免,把好大学生医疗费报销关,确保大学生应该得到的报销一分不少地及时拿到手,杜绝虚假事件发生,从而使新制度深得人心,获得广大大学生群体及学生家长和其他各类社会群体的拥护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