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溃疡有病根儿
实际上,我们常见的口腔溃疡就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它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20%,可分为轻型、口炎型和重型口腔溃疡,其中80%是轻型口腔溃疡。目前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和以下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痔疮等胃肠道疾病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会明显增高。这是因为,人体全身黏膜结构是相似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主要病损在消化道黏膜,与此同时,口腔黏膜也较为“脆弱”。胃肠道疾病患者易发口腔溃疡的另一原因是,它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同样的道理,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偏食者也易得口腔溃疡。
2.内分泌变化。有些女性每逢经期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这可能与月经前的孕酮水平增高,雌激素的水平降低有关。
3.遗传因素。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往往会有复发性口腔溃疡,但是发作频率和程度却不尽相同。
4.精神心理因素。有的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等情况下会发病,这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5.慢性病“并发症”。糖尿病、血液病、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由于黏膜的营养供应不良容易出现口腔溃疡。
6.其他因素。包括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可能会降低免疫功能,从而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 两周不愈,提高警惕
口腔溃疡在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恶性病的症状,因此了解鉴别方法非常重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通过识别下列特点,有助于进行简单的判断:
首先是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良性口腔溃疡一般1—2周内即可愈合。如果历时较长,超过两个月仍没有痊愈,或发作频繁,一个月超过两次,都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其次是形态和数量。形态较规则,圆、椭圆或呈线条形,边缘整齐、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凹陷的基底部较平滑,摸上去柔软,且疼痛明显,多为良性。恶性的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摸起来感觉有些硬,不同于其他部位,而且溃疡不疼或不太疼。
再者是全身情况。良性口腔溃疡全身症状较少,颈部淋巴结不肿大,或略肿但不硬、不粘连。恶性口腔溃疡则相反,会表现出相应颌面部肿大、淋巴结粘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