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郑明生杀害众多小学生的惨案引起社会的反思,尤其是郑明生为何会这么残忍,毫无悔恨之意?现在许多专家已有共识,其实郑明生不是精神病,而是一个人格障碍的病人,很可能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这引起了社会大众人格障碍这种疾病的关注。昨天另外一个网络红人罗玉凤又在广州发话了,说花10万元整容后征婚对象要求必须是欧美人士了,国内的人已经达不到她的要求了。还说“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可读性和丰富性都比我差一些。三百年之后,我的文章还会被人传阅,而鲁迅的不会。”等等,引起媒体和网友的热议。为何罗玉凤说话一直这么雷人?让人感觉到她恬不知耻?为此我们采访了武警广东总医院的心理科主任何日辉,他分析说,罗玉凤也是一个人格障碍的病人,只不过她患的是自恋性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好像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何日辉主任介绍说,其实人格障碍并非一个罕见的疾病,有资料显示国内发病率高达5%-10%。只不过以前我们并不重视而已。国外发病率也很高,比如2001年~2002年美国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NESARC),按照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DSM-IV),调查数据显示估计有3080万美国成人(占总人口14.8%)至少患有一种以上人格障碍疾病,其中大概有760万人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且男性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发病率高于女性。
那么何谓“人格障碍”呢?何日辉主任告诉了我们国内最权威的诊断标准,即CCMD-3(中国精神心理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其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因此,从这个标准来看,罗玉凤或者郑明生其实都属于人格障碍的病人。至于为何说她是自恋性人格障碍,是因为她符合人格障碍类型中的自恋性。
何日辉主任介绍说,自恋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目前只能依据国际上最权威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标准第四版(DSM--IV)中“自恋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括号内为罗玉凤的表现):
一种需要赞美的,包括幻想和行为上漫延的无所不能模式。缺乏共情的能力。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在罗玉凤的幻想中,她认为自己的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而且面对她以前的男友,她没有丝毫的同情)。且符合下面五条以及五条以上标准:
①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比如:夸大成就和天赋,在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最优秀的(罗玉凤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最新的说法是鲁迅的文采也不如她)。
②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她幻想能够找到符合她条件的白马王子而不能自拔)。
③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面对大众尤其是前男友的质疑声,她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地神情,她在告诉我们:我是很特别的,智商奇高无比,你们根本就无法理解我)。
④要求过度的赞美(她要求别人认可她的高智商,认可她的博览群书,实际上这远远超出了事实,真相是她阅读的是《知音》等大众化的刊物)。
⑥是人际间的冒险者,比如,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在大街和地铁散发征婚传单,代表着她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是一个冒险者,甚至是疯狂者)。
⑦缺乏共情的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其它人的情感和需要(对于她前男友的痛苦,她非常麻木,实际上她缺乏共情的能力,她根本就没有欲望去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⑧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它人嫉妒自己。
⑨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形为或态度(罗玉凤在面对大众的质疑、嘲笑时,表现出一种非常高傲自大的态度,仿佛大家都无法真正理解她,因为她的智商前后600年没有人超出她)。
何日辉主任介绍说,按照上述的诊断标准来看,实际上罗玉凤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自恋性人格障碍病人,与“芙蓉姐姐”一样。我们作为看客,看她在台上表演:她满足了她的自恋,我们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偷窥欲和攻击本能(嘲笑咒骂),因此大家配合默契,满足了彼此的心理需求。
何日辉主任说,这场闹剧该收场了。我们没有必要去嘲笑罗玉凤,因为她是一个病人,我们嘲笑她实际上也反映出我们的无知和自私。她现在最迫切的是接受专业的治疗,尤其是心理治疗。
何日辉主任分析说,“芙蓉姐姐”和“罗玉凤”作为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病人能够走红,说明我们的社会和大众心理出现问题。在我们剧烈变革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一部分人心态失衡,为了出名而极尽所能;另外一方面,我们普罗大众尤其是许多网民由于工作和社会压力大、精神空虚和信仰缺失而心态浮躁,经常通过网络发泄他们的不满与愤怒,让“芙蓉姐姐”和“罗玉凤”们更加容易出名,因为这正是她们所希望得到的,只要你关注她就可以,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
我们通过这个社会现象,除了认识人格障碍尤其是自恋性的特征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罗玉凤属于典型的“贫二代”,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由于改革开放而引起的社会贫富差异在他们的内心产生强烈地冲击,许多人想改变命运留在城市生活的愿望很强烈。这个时候,如果心态调整不好,很容易出问题。作为这个群体来说,由于受现代媒体的影响,他们对于现代化都市的生活非常渴望,不再愿意回到农村像父辈一样耕田种地过“田园般的生活”,他们希望能够在城市生活并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但是由于父辈的贫穷,无法真正帮助到他们,他们渴望的生活与现实反差太大,他们往往希望能够通过非常规手段一夜成名或暴富,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时候就容易出问题。罗玉凤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她的家庭背景、长相、学识和能力等放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她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非常强烈,于是就采用了这种非常规的手段,就是要让大众鄙视她,嘲笑她,反正她出名的目的达到了,出名就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了,真应了一句: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是她心态的真实写照。但是通过节目也可以看出,她其实是一个内心极度自卑的女孩,而她内心与行为的巨大反差引起了媒体的兴趣,将这个事件扩大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娱乐了大众,但是浪费了资源,社会更重要的问题反而忽视了。
最后,何日辉主任建议我们该关注真正需要关注的群体,尤其是来自农村的青年人心理健康,现在突出的是90后的农民工或者“贫二代”的农民工。由于城市的繁华生活与农村的单调生活反差太大,她们往往更倾向于在城市扎根生活,而她们的致富愿望往往比上一代更为强烈,更容易走极端、更容易患躁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也更容易受骗上当。因此,我们应该多给予她们关爱,让她们有归属感,并减少恶言中伤或冷漠的言行对当事人带来意外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