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就是腰突症吗
在正常人的一生中迟早都会出现腰椎间盘蜕变。Niesel通过CT检查发现,正常人30%~50%可有腰椎间盘突出。甚至可有大块髓核突出,却无神经根压迫刺激症状,即无症状性腰椎间盘突出(ALDH)。只要没有疼痛等症状,就不能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
没有腰腿痛就不是腰突症吗
绝大多数腰突症病人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但也有些病人由于椎间盘突出位置关系,突出物仅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临床上只引起下肢麻木而无腰腿痛症状。还有部分病人椎间盘由椎管中央突出,仅表现为会阴部麻木、排尿排便障碍,甚至有性功能障碍,尽管没有腰腿痛症状,也应诊断为腰突症。
腰突症会引起下腹痛吗
临床上确有腰突症病人只表现为下腹部或腹股沟区疼痛,主要见于高位椎间盘突出压迫了腰1、2、3神经根,导致这些神经根支配区域的疼痛。若突出的椎间盘刺激了窦神经中的交感纤维亦可引起下腹疼痛。
腰突症会出现腿部抽搐吗
腰突症病人也可发生肌肉痉挛,多见于肌肉收缩之后。这是以小腿抽痛为主要表现的腰突症。系因神经根长期受压,使神经外膜或神经束间纤维化,造成神经根感觉纤维应激阈值增高所致。
腰突症为啥下肢粗细不同
系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根,而神经根属于下运动神经元,一旦受到压迫损伤,就会引起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表现为两下肢有粗有细。另外,当行走或站立时由于疼痛将负重自然地移向健侧肢体,使患肢活动减少而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
腰突症为啥会有双下肢麻痛
腰突症常表现为一侧下肢麻木、疼痛。但少数人亦可表现为双下肢症状。系因:
①同节段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②不同节段不同侧的椎间盘突出;
③椎间盘突出先压迫一侧,移位后再压迫刺激另一侧神经根。
腰突症为啥会有大小便困难
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刺激了马尾神经,就会出现会阴部和肛门附近麻木。当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巨大,从后正中突向椎管,压迫突出物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就会出现便秘、排便不能控制、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以及阳痿等性功能障碍,偶有持续性阴茎勃起。这些表现临床上称为马尾神经综合征。
腰突症咋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表现。但突出的椎间盘也会突入椎管,使椎管狭窄或腰突症并发椎管狭窄,除腰腿痛外还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走一段路就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加重,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又可再走一段距离。
都是腰突症为啥下肢放射痛部位不同
这是椎间盘突出时,压迫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的某一支神经根所致。由于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一侧,所以就形成了单侧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放射痛多起于臀部,逐渐下行放射,但放射到哪一部位,要看突出的部位而定。
①腰骶间突出,放射经大腿后、腘窝到小腿后、跖部及小趾;
②腰4~5间突出,放射经大腿外后处,经腘窝到小腿外侧止于足背拇趾;
③腰3~4间突出,放射经大腿前方,下行小腿内前方,到足背内前方。但腰4~5突出,可以有腰骶突出的放射痛;腰3~4或腰2~3也可有腰4~5及腰骶突出的症状,这要看突出的位置是否很偏外或稍居中。
腰突症神经痛的性质如何
神经痛的性质有麻痛、刺痛、胀痛等,一般以麻痛为最多。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而加重,是因这些动作,暂时使椎管内静脉扩张、椎管内压增高、蛛网膜内压也增高,而增加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因站立时椎间盘受压大,膨出也大,神经受压就重。因此,行走或站立也可加重疼痛。
腰痛咋会变成了腿痛
不少腰突症病人下肢神经痛出现后,腰痛可以即刻减轻。这是因为膨出的纤维环对硬膜或后纵韧带附近压力降低,神经纤维受到的刺激也减少,而突出物的压迫主要集中压在神经根上,所以腰痛换成了腿痛。另外,也可能是神经根受压的腿痛较腰痛更重,因而掩盖了腰痛,这是因为较重的神经痛,通过大脑皮层产生反射性抑制。
腰、腿痛为啥时轻时重
腰痛与腿痛可以是持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但临床上只要出现过腰痛并放射到腿部,即使症状在某一个时候消失,就不能排除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可能性。只要压迫和炎性刺激不解除,疼痛就会持续,但也可能时轻时重。如患者因为劳动量大,或腰部活动较多,突出物膨出增多,增大了对神经根的压迫时,即可加重疼痛;有时休息后局部炎症减轻,因而疼痛也随之减轻或消失;有时活动后偶尔改变了神经根与突出物位置关系,即突出物位移,也可使疼痛减轻。
腰突症为啥腰部活动受限
腰痛是椎间盘突出病变引起的,常因活动而增加疼痛,而腰部活动受限,是一个保护作用。腰部活动受限,可以是前屈动作受限,也可以是后伸或两侧倾弯动作受限;可以是一个方向的动作受限,也可以是多个方向。其原因为:
①前屈腰时会使椎间盘后突增加,进一步压迫神经或硬膜而加重疼痛,疼痛的刺激迫使患者不敢屈腰,前屈时坐骨神经被拉紧,使突出物的压迫加重,疼痛就较重;
② 因脊柱前凸度的减少,腰前屈的幅度当然也会减少;
③腰部活动可以增加神经根对突出物的摩擦而增加疼痛,所以病人自然不敢做腰部活动。
腰突症为啥早上不痛晚上痛
椎间盘位于每节椎骨之间,由于人们白天工作时大多直立身体,而身体的重量可将椎间盘压扁,若向后侧突出,便会挤压紧邻的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腰部位于躯干的下部,承受的重量自然最多,加上腰部是整个躯干活动最频繁的部位,因此腰部是常见的疼痛部位。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椎间盘又稍稍复位,神经根受压程度减轻,腰痛就能缓解。所以,这类病人往往早上疼痛减轻,甚至完全不痛,但当工作到中午过后腰痛又开始发作,越到傍晚就越痛。
腰突症会不会造成截瘫
截瘫就是两下肢瘫痪,不能活动,同时伴有肢体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多由交通事故、工伤、枪伤等脊髓损伤所致。在少数情况下,中央型腰突症髓核突出巨大,尤其是髓核急性脱入椎管,压迫到椎管内的脊髓,亦可导致脊髓损伤,但多为不完全性截瘫,多需急症手术。
腰突症咋会引起上肢症状
腰突症本身并不会引起颈部和上肢症状。但有些腰突症病人除有腰腿痛外,确有颈部不适、疼痛和上肢麻痛等症状。这是由于颈、腰椎间盘蜕变,在发生机制上有许多相同因素。有些腰突症病人还往往伴发颈间盘突出,压迫刺激了颈神经根,就会出现颈、肩、臂疼痛和麻木等症状,临床上称为颈腰综合征。尤当突出的颈间盘压迫刺激了颈髓时,还会出现以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颈、腰症状相互叠加,使症状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往往导致误诊或漏诊。因此,当腰突症病人出现上肢症状时,可别忘了查查脖子。
啥叫中央型腰突症
中央型腰突症是指椎间盘先从靠近后正中一侧突出,然后向中央及另一侧延伸,或是突出物巨大,同时压迫双侧的神经根。其临床特点是两侧下腰痛,并放射到两下肢,但两下肢痛的程度可不一致,症状逐渐加重。因这种突出压迫分散在数个神经根上,早期的疼痛并不如单侧突出那样重,体征也不那么清楚,诊断可有困难。若突出增大,即可出现不完全性瘫痪,会阴部感觉改变,大小便会发生障碍,此时症状虽较明显,但难与肿瘤等疾病区别。
中央型突出与同侧双椎间盘突出该咋区别开
两者手术处理不同,单个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在一个间隙中手术,而双侧突出则须打开两个间隙,暴露也有所不同,术前必须加以区别。其鉴别方法,除了靠感觉与肌力的差别外,还要参考发病时间的长短。同侧双突出很少同时出现上下两根神经根受压的症状。而中央型突出则多同时出现,亦即一根神经受压症状出现后,超过3个月再出现下一根神经受压症状者,是双突出。在3个月之内发生者多是腰4~5中央型突出。因为双突出很少同时发生,多为出现一个椎间盘突出之后,再逐渐出现另一个突出。CT或核磁可明确诊断。
为啥我家祖孙三代都得了腰突症
这种情况临床上并非罕见,这涉及到腰突症是否会遗传。调查发现,20岁以下的青少年病人30%有家族史。国外报道,21岁以下已做手术的63例病人,其父母患腰突症的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目前认为,腰突症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腰椎的骨密度、腰椎结构的合理性、牢固程度和软组织的柔韧性等都有一定的家庭遗传性。尤以骶椎隐裂、骶椎崩解、骶椎腰化和腰椎骶化等最为明显。这些结构的异常,势必造成腰椎功能和局部抵抗应力下降,稍有不慎就会把腰“闪”了。
腰突症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的吗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突出椎间盘的机械性压迫是造成神经根疼痛而导致腰突症的。但研究发现,正常人30%~50%可有椎间盘突出却无症状。临床上也常看到,有些腰突症病人的病变组织结构或形态学改变的程度,与腰腿痛的轻重和失能状况并不呈正相关。有些虽有大块的髓核突出,但无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无症状性腰椎间盘突出。而另一些突出虽小,甚至并无髓核突出征象,却有严重的症状。这就说明我们对腰突症病因的认识过于简单化了。
腰突症的确切病因是什么
近年诸多学者认为,突出椎间盘的机械性压迫,只是腰突症病理改变的基础。只有当被压神经根周围出现炎症时才会产生疼痛。研究发现,腰椎间盘自胚胎发育成熟后,血管蜕化而无血供。椎间盘被纤维环包裹与血液循环隔绝,因而具备自身抗原的基础,一旦椎间盘纤维环出现裂隙,髓核液中的椎间盘抗原物质即逸出到硬膜外腔,这些抗原成分与血液循环接触后,即产生免疫性或化学性炎症,刺激神经根而导致腰腿痛。这种炎性病因学说,不仅解释了HLPH等机械性压迫学说无法解释的现象,也为非手术治疗腰突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照了X线片为啥还要做CT
X线片虽可显示腰椎侧弯、生理前突变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等腰突症的间接征象,却无法显示椎间盘影像。而CT能显示椎间盘突出形态、神经根鞘受压及硬膜囊受压变形等直观影像,已成为临床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