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结核中医称为“瘰疬”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 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但只有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才能引起发病 病期常为1~3月或更长。呈多颗淋巴结肿大、散在性 可推动。随疾病发展可融合成团块、固定 不能推动,最后干酪样坏死,形成寒性脓肿 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胸部X光片可能显示结核病灶。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淋巴结结核是结核肝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 尤其是扁桃体腺引起的原发灶上 感染后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 深层淋巴结各部位 多为单侧性淋巴结受累 咽部重发病以上吸收后 受累淋巴结核仍继续发展 形成冷脓肿或溃疡 其次是原发结核感染后血中结核杆菌随血行进入内侧颈淋巴结引起颈淋巴结核 还可以从腰 腹部淋巴感染 然后汲及深部淋巴结群 继发感染在颈淋巴结结核发病中较为常见 患了颈部淋巴结核
颈部淋巴结结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症状
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 逐渐长大 不痛不痒 推入滑动 无明显压痛 如身体低抗力低 则逐渐增大 皮肤发变紫 最终破溃 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物 而中医称之谓“老鼠疮”反复溃烂 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 盗汗 食欲不振 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诊断
根据结核病接触史局部体征 特别是已形成寒性脓肿 或已溃破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时 多可作出明确诊断 必要时可作胸部透视 明确有无肺结构 对小儿病人 结核菌素试验能帮助诊断 如仅有颈淋巴结肿大 而无寒性脓肿或溃疡形成
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 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 后缘 初期 肿大的淋巴结较硬 无痛 可推动 病变继续发展 发生淋巴结周围炎 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相互粘连 融合成团 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 晚期 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 液化 形成寒性脓肿 脓肿破溃后 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 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溃疡边缘皮肤暗红 潜行 肉芽组织苍白 水肿 上述不同阶段的病变 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各个淋巴结 病人抗病能力增强和经过恰当治疗后 淋巴结的结核病变可停止发展而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