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 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 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
支原体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大小为200nm 无细胞壁 仅有由3层膜组成的细胞膜 常与细菌的L型相混淆 两者的菌落相似 可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生长与分裂繁殖 含有RNA和DNA 经代谢产生能量 对抗生素敏感 支原体为动物多种疾病的致病体 目前已发现8种类型 其中只有肺炎支原体肯定对人致病 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 在20%马血清和酵母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初次培养于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呈圆屋顶形桑椹状菌落 多次传代后转呈煎蛋形状 支原体发酵葡萄糖 具有血吸附(hemadsorption)作用 溶解豚鼠 羊的红细胞 对美蓝 醋酸铊 青霉素等具抵抗力 最后尚须作血清鉴定 它由口 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 引起散发和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 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现在发现在成人中亦非少见 秋冬季较多 呼吸道感染有咽炎和支气管炎 少数累及肺 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 或各种肺炎的10%
肺炎支原体在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 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 它通过接触感染 长在纤毛上皮之间 不侵入肺实质 其细胞膜上有神经氨酸受体 可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 抑制纤毛活动和破坏上皮细胞 同时产生过氧化氢进一步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其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 感染后引起体液免疫 大多成年人血清中都已存在抗体 所以很少发病
支原体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如头痛 乏力 肌痛 鼻咽部病变 咳嗽 胸痛 脓痰和血痰 肺部X线表现和化验室检查如冷凝集试验等有助诊断
一 病史 症状:
起病较缓慢 多数为咽炎 支气管炎的表现 10%为肺炎 症状主要有寒战 发热 乏力 头痛 周身不适 刺激性干咳 伴有粘痰 脓痰 甚至血痰 重者可有气短 剧咳时有胸痛;也可有恶心 食欲不振 呕吐 腹泻及关节痛 心肌炎 心包炎 肝炎 周围神经炎 脑膜炎 皮肤斑丘疹等肺外表现
二 体检发现:
鼻咽部及结膜充血 水肿 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皮疹;胸部体征多不明显 肺部听诊可有细湿罗音 偶有胸膜磨擦音及胸水征
三 辅助检查:
(一)X线胸片 为肺纹理增多 肺实质可有多形态的浸润形 以下叶多见 也可 呈斑点状 斑片状或均匀模糊阴影 约1/5有少量胸腔积液
(二)病原学检查:肺炎支原体的分离 难以广泛应用 无助于早期诊断
(三)血清学检查:血清病原抗体效价>1:32 链球菌MG凝集试验 效价≥1:40为阳性 连续两次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价值 血清间接试验>1:32 间接荧光试验>1:66 间接免疫荧光抗肺炎支原体IgG>1:16 抗肺炎支原体IgM>1:8 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可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 24小时内可获结果 均有诊断意义
肺部病变呈片状或融合性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伴急性支气管炎 肺泡内可含少量渗出液 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 肺实变和肺气肿 肺泡壁和间隔有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 支气管粘膜细胞可有坏死和脱落 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胸膜可有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渗液
潜伏期2~3周 起病缓慢 约1/3病例无症状 以支管-支气管炎 肺炎 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现 而以肺炎最重 发病初有乏力 头痛 咽痛 发冷 发热 肌肉酸痛 食欲减退 恶心 呕吐等 头痛显著 发热高低不一 可高达39℃ 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 咳少量粘痰或粘液脓性痰 有时痰中带血 发热可持续2~3周 热度恢复正常后尚可遗有咳嗽 伴胸骨下疼痛 但无胸痛
体检示轻度鼻塞 流涕 咽中度充血 耳鼓膜常有充血 约15%有鼓膜炎 颈淋巴结可肿大 少数病例有斑丘疹 红斑或唇疱疹 胸部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 约半数可闻干性或湿性罗音 约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
病情一般较轻 有时可重 但很少死亡 发热3天至2周 咳嗽可延长至6周左右 有10%复发 肺炎见于同一叶或同一叶 少数病人红细胞冷凝集滴度效价在1∶500以上 /可有相当的血管内溶血 溶血往往见于退热时 或发生于受凉时
极少数病例可伴发中枢神经症状 例如脑膜炎 脑膜脑炎 多发生神经根炎 甚至精神失常等 出血性耳鼓膜炎 胃肠炎 关节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贫血 心包炎 心肌炎 肝炎也有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