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 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 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 病死率极高。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 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 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 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为8.7% 我国29例,集中在西双版纳。中国证实的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 216县,动物鼠疫不断。人间鼠疫由1985年二个省区(青海 西藏)扩大至云南、内蒙古、新疆 甘肃等六个省区。1994年毗邻的印度暴发鼠疫693例。我国防治鼠疫的工作仍非常重要
鼠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 为多形性 革兰阴性兼性需氧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28℃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 需培养72小时以上
病菌由蚤类叮咬而感染 细菌在引流的淋巴结内 被单核细胞吞噬 但不被杀灭 且能繁殖 形成含Ⅰ蛋白的荚膜及其他毒性物质 淋巴结乃呈出血性坏死 细菌可沿血循环及淋巴管扩散 波及浅表淋巴结及纵膈 肺门淋巴结 基本病变为血管和淋巴管的急性出血和坏死 局部淋巴结有出血性炎症和凝固性坏死 内有大量病原菌 邻近淋巴结也可累及 肺充血水肿 偶见细菌栓子所致的散在坏死结节 气管 支气管粘膜高度充血 务腔内充塞大量含菌的泡沫状血性 浆液性渗出液 各器官均充血 水肿或坏死 血多呈黑色 浆膜腔常积有血性渗出液 10%至20%的患者发生多叶性肺炎 可为大叶实变及出血性坏死 脓肿 吸入染菌尘埃时主要引起肺部病变 但也可仅累及扁桃体及颈淋巴结 如未及时治疗 各型鼠疫均可发展为败血症 并波及肝 脾等脏器及其他淋巴结
本病为多途经传染 靠荚膜 多种毒性抗原 内毒素及毒性酶 透明质酸酶 溶纤维蛋白酶等致病 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
1.鼠间的鼠疫 一般在人间发生流行之前发生 通过鼠蚤吸血传播
2.人间的鼠疫 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 也可因宰杀感染后的动物 由破损创口侵入 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气溶胶感染
鼠疫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
1.发病急 寒颤 高热 全身酸痛 全身中毒症状重;局部淋巴结(多为腹股沟)肿胀 剧烈疼痛 且有淋巴结周围炎及皮下组织水肿 淋巴结可有化脓 破溃 出现被迫性体位
2.肺型: 急骤发病 全身中毒症状重;咳嗽 咳血痰 呼吸困难 紫绀 但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于2-3天内出现心衰 出血 休克
3.败血症型: 畏寒 高热 头痛 四肢剧痛;全身中毒症状重;迅速出现谵妄 昏迷 极度衰竭 出血 鼻衄 呕血 血尿 血便 休克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衰
4.尚有皮肤型 脑型 眼型 脑膜炎型等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一些特殊临床表现 一般即可作出诊断 轻型病例需与急性淋巴结炎 恙虫病 钩端螺旋体病 兔热病等区别 主要有赖于细菌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