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 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 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 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冻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 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 如手 足 鼻尖 耳边 耳垂和面颊部 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 加上寒冷的侵袭 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 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 外感寒湿之邪 使气血运行不畅 瘀血阻滞而发病
众所周知 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 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 深秋以后 气温突然降低 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 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 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 静脉回流不畅 从而发生冻疮 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 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 因此 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 提前采取措施 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冻疮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好发于手足 面颊 耳廓等末梢部位 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 境界不清 可出现水疱 糜烂和溃疡 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 边缘鲜红 中央青紫 触之冰冷 压之退色 去压后恢复较慢 自觉局部有胀感 瘙痒 遇热后更甚 严重者可有水疱 破溃后形成溃疡 经久不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