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损伤在临床上有两类 其一是全身性损伤,称电击伤。其皮肤损伤轻微 电流进入体内立即传遍全身,主要损伤心脏,引起血液动力学剧烈改变 由此呈现心心悸、眩晕、意识障碍等 可发生电休克、甚至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 施行复苏术。另一类是局部损伤,电流在其传导受阻的组织产生热力 造成组织蛋白凝固或炭化、血栓形成等,称电烧伤 而且电流传导路径的组织细胞(例如血管内皮),还可因电解作用受到损害,发生变质 坏死。电烧伤病人并非受全身性损伤,但因后者程序轻 只有一时性症状,恢复后局部损伤为主要问题。
电烧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电损伤一般因用电不慎或装备电器 电路等失误而发生 因此 需要加强电力管理和普及用电常识 以预防电损伤事故发生 电损伤又偶因雷击造成 预防可设避雷装置和个人用避雷方法
电烧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诊断较容易 但应密切观察深部损伤进展和并发的感染 还应重视低血容量 尿量少和尿成分异常(蛋白 管型 红细胞等) 心电图改变和贫血等
电烧伤有“入口”(即触电部位) 一般还有“出口” 入口处有Ⅲ°烧伤 皮肤焦黄或炭化 有的形成了裂口或洞穴 烧伤可能深达肌 肌腱 骨 出口处一般也是Ⅲ°烧伤改变 但程度稍轻;个别的出口处病变不明显 电烧伤的深部损伤范围常远远超过皮肤入口处 但早期难以确定 伤后24小时以后 入口处周围开始肿胀发红 范围逐渐扩大 局部皮肤或肢端发生坏死 肢体肿胀向近侧或外周蔓延 深部损伤较广泛的原因 是电流通过皮肤后依次损伤皮下组织 肌和肌腱等 同时损伤血管壁促使血栓形成 术后可造成其供血组织缺血坏死 伤后1~2周坏死组织范围可确定 其深部坏死范围仍超过浅表的坏死 肿胀部位 在电烧伤后坏死过程中 容易并发感染 可发生湿性坏疽 脓毒血症 甚或气性坏疽等 在浅部坏死组织脱落后 损伤的血管外露 可发生严重的反复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