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 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 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青光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正常眼压及影响眼压的因素: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简称眼压) 维持正常视功能的眼压称正常眼压 在正常情况下 房水生成率 房水排出率及眼内容物的体积处于动态平衡 这是保持正常眼压的重要因素 如果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失调 将出现病理性眼压 我国人正常眼压值绝大多数是在1.33~2.79kpa(10~20mmHg)之间 超过3.19kpa(24mmHg)者为病理现象 介于2.79-3.192kpa(21-24mmHg)为可疑病理眼压 但是有4.55%的正常人眼压超过3.192kpa(平均值±3个标准差)而没有青光眼状态 换言之 这些人的眼压虽然超过一般正常人的高限 视神经却未遭受损害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值作为划分病理性眼压的标准 将眼压分正常 可疑病理及病理三个范围比较合适
病理性眼压的范围:如果房水通道的任何部位受阻 将导致眼压升高 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内眼压有以轻微的波动 一般傍晚最低 夜间休息后眼压逐渐上升 至清晨醒前最高 起床活动后又慢慢下降 眼压波动范围不超过0.665kpa(5mmHg) 双眼眼压也基本相等 或差别不大 如24小时眼压差超过1.064kpa(8mmHg) 最高眼压超过2.793kpa(21mmHg)或双眼眼压差大于0.665kpa(5mmHg)时 应视为异常 需要进一步检查
高眼压 视盘微循环障碍是引起青光眼性视盘凹陷症 视野损害的主要原因 高眼压虽然是青光眼损害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绝对的 在临床上 有些病人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的正常高限 但经长期观察 并不出现视盘和视野损害 称为高眼压症 也有少数病人的眼压在正常范围或临界值 而视盘和视野损害已十分明显 这种类型的青光眼 称为低眼压性青光眼(low-tension glaucoma)或低临界压青光眼(low-critical glaucoma)
青光眼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疾病种类
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混合型青光眼 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 特在这里借百度·百科 向大家阐述一下各种青光眼的临床症状 希望大家都能对青光眼有更深入地认识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 先天性青光眼: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 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 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 眼前房角发育异常 致使房水排出受阻 引起眼压升高 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 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 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 婴幼儿性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 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 母体内即患病 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 一般是双眼性病变 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 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 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 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 怕光 流泪 喜揉眼 眼睑痉挛 角膜混浊不清 易激动哭 闹 饮食差或呕吐 汗多等到全身症状 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 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 查眼压 可能正常 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 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 青少年性青光眼:发病年龄3-30岁之间 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 发病隐蔽 危害性极大 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 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 而是以“近视 视疲劳 头痛 失眠” 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 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 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 但自己错误的认为 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 视力也可以 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 真正失明了 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二 原发性青光眼: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 又分为急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等: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 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 房水不能及时排出 引起房水涨满 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 多发于中老年人 40岁以上占90% 女性发病率较高 男女比例为1:4 来势凶猛 症状轻剧 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 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 视力锐减 眼球坚硬如石 结膜充血 恶心呕吐 大便秘结 血压升高 此时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 脑炎 神经性头痛等病变 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 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 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轻强 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 甚则眼部无 任何症状 而转移至前额 耳部 上颌窦 牙齿等部疼痛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实则是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反复迁延而来
2.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此型占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 发病年龄30岁以上 近年来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脑力劳动者有急剧升高的趋势 此型发作一般者有明显的诱因 如情绪激动 视疲劳 用眼用脑过度 长期失眠 习惯性便秘 妇女在经期 或局部 全身用药不当 均可诱发 表现为眼部干涩 疲劳不适 胀痛 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 虹视 头昏痛 失眠 血压升高 休息后可缓解 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失明 检查时 眼压可正常或波动 或不太高20-30mmhg左右 眼底早期可正常 此型最易被误诊 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早期症状有四种:
一 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
二 眼睛常常酸胀 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三 视力模糊 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四 眼睛经常觉得干涩
3. 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40以上的人 25%的患者有家族史 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有的直至地失明也无不适感 发作时前房角开放 此型的诊断最为关键 目前一旦西医确诊都已经有明显的眼底改变 因此必须全面 认真排除每一个有青光眼苗头的患者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不要非等到确诊为青光眼才去治疗 那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三 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 病因颇复杂 种类繁多 现仅简述最常见的几种继发性青光眼:
1. 屈光不正(即近视 远视)继发青光眼: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 睫状肌功能紊乱 房水分泌失恒 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 房水排出受阻 所以引起眼压升高 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 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 易误诊 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解释的眼部异常时应及时找有青光眼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 详细检查
2. 角 结膜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眼内炎症引起房水混浊 睫状肌 虹膜 角膜水肿 房角变浅 或瞳孔粘连 小梁网阻塞 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压升高 目前西医对此病一般用抗生素 激素对症治疗 人为干扰了自身免疫功能 使病情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
3.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晶体混浊在发展过程中 水肿膨大 或易位导致前房相对狭窄 房水排出受阻 引起眼压升高 一旦白内障术后 很快视神经萎缩而失明
4. 外伤性青光眼:房角撕裂 虹膜根部断离 或前房积血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震荡 使房水分泌 排出途径受阻继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如能积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 手术只能修复受损伤的眼内组织 但其引起的眼底损伤无法纠正 所以此型病人一般在当时经西医处理后 认为就好了 不再治疗 一旦发现已视神经萎缩 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
四 混合型青光眼: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 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
发现与治疗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 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 以下几点对早发现 早诊断很有帮助:
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 并自觉头痛 眼涨 视力疲劳 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 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 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 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 因此 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 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 随着病情的发展 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 最后可直达边缘 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 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 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 因此 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 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 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 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 可考虑手术治疗 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 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 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 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 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的随访也很重要 即使眼压已经控制 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 包括眼压 眼底和视力 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 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