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 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1886年Fitz首先命名,1889年McBurney提出外科手术治疗本病的观点 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外科技术、麻醉 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改进,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死亡率已降至0.1%左右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因此对每一具体病例都应认真对待,详尽询问病史,仔细检查 这样才能准确诊断,早期手术,防止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急性阑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阑尾管腔的阻塞:阑尾的管腔狭小而细长 远端又封闭呈一首端 管腔发生阻塞是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基础
(二)细菌感染: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细菌 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两大类 菌种与结肠内细菌一致 主要为大肠杆菌 肠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等
(三)神经反射:各种原因的胃和肠道功能紊乱 均可反射性引起阑尾环形肌和阑尾动脉的痉挛性收缩
急性阑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 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 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 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 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 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 因人而异 但要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 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 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 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 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其它可有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早期可无发热 当阑尾化脓 坏死或穿孔后即有明显的发热和其它全身中毒症状
2 体格检查:右下腹固定压痛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为其主要体征 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 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 而阑尾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 尽管腹部压痛范围广泛 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 有时为了掌握压痛的确实部位 应该仔细的多次和有对比的对全腹部进行检查 急性阑尾炎的压痛始终在右下腹部 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3 辅助检查:血液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 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 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 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 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可排除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 右下腹B超检查 了解有无炎性包块 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4 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 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 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症状:
1 腹痛:多起于脐周和上腹部 开始痛不甚严重 位置不固定 呈阵发性 这是阑尾阻塞后 管腔扩张和管壁肌收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 数小时后 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 痛呈持续性加重 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膜 壁层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 约70%~80%急性阑尾炎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 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
不同位置的阑尾炎 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 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痛在侧腰部;盆腔位阑尾炎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侧腹部阑尾炎呈左下腹痛
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腹痛亦有差异 如单纯性阑尾炎是轻度隐痛;化脓性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管腔压力骤减 腹痛可暂时减轻 但出现腹膜炎后 腹痛又会持续加剧
2 胃肠道症状:恶心 呕吐最为常见 早期呕吐多为反射性 常发生在腹痛的高峰期 晚期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 约1/3的病人有便秘或腹泻的症状 腹痛早期大便次数增多 可能是肠蠕动增强的结果 盆腔位阑尾炎时 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 引起排便里急后重和排尿尿痛 并发腹膜炎 肠麻痹则出现腹胀和持续性呕吐
3 全身症状:初期有乏力 头痛 炎症加重时可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体温多在37.5-39℃之间 化脓性 坏疽性阑尾炎或腹膜炎时可出现畏寒 高热 体温可达39℃-40℃以上 门静脉炎时可出现黄疸
体征:
1 强迫体位:病人来诊时常见弯腰行走 且往往以双手按在右下腹部 在床上平卧时 其右髋关节常呈屈曲位
2 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 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 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 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 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 压痛已固定于右下腹部 当炎症扩散到阑尾以外时 压痛范围也随之扩大 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
3 腹膜刺激征象:有腹肌紧张 反跳痛(Blumberg征)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这是壁层腹膜受到炎性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 常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 坏疽或穿孔的阶段 但小儿 老人 孕妇 肥胖 虚弱病人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 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
4 其它体征:(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用一手压住左下腹部降结肠部 再用另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部 结肠内积气即可传至盲肠和阑尾部位 引起右下腹痛感者为阳性 (2)腰大肌试验:左侧卧位后将右下肢向后过伸 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 说明阑尾位置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 (3)闭孔内肌试验:仰卧位 将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 并半右股向内旋转 如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 提示阑尾位置较低 靠近闭孔内肌 (4)直肠指诊:当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时 直肠指诊有直肠右前方的触痛 如发生盆腔脓肿时 可触及痛性肿块
5 腹部包块: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 右下腹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
6 皮肤感觉过敏:早期(尤其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 范围相当於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 位于右髂嵴最高点 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 也称Sherren三角 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 如阑尾坏疽穿孔 则该三角区皮肤感觉过敏现象消失 |